很多人問我:投資這麼多選擇,為什麼你偏偏只存定存?
答案很簡單——因為我是超級保守型投資人。
就連股票,我也只敢碰 00919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這種高配息 ETF。可想而知,我對風險的承受度真的很低。
與其承受波動,我更喜歡穩定一點、看得到的回報。
其實,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,傻傻的,不懂得用錢養錢,但是我們把錢一點一滴存出來,這種安心感比起追高或賭博更實在。
💰 我的收入分配方式
我和老公有個簡單的共識:
每個月各自撥薪水 30% 做為家用:包含生活費與房貸
剩下的部分就各自管理
因為我沒有什麼大花費(所以也沒趁機追新買iPhone17,繼續乖乖使用iPhone14 Pro Max),主要收入都來自薪資,所以幾乎能把多數錢存起來。
過去,我很沈迷在數位高利活存帳戶,但帳戶越開越多,真的開始難以管理。
於是,我決定把到期的定存,逐步轉向 三年期定存。
🏦 為什麼開始選三年期定存?
選擇三年期定存的原因很單純:
👉 暫時沒有急需用錢的需求(當然,身上還是要放足夠的生活緊急預備金)
👉 拉長存款年限,利率相對比較好一點(公股銀行好像比民營好喔)
👉 金額不要一次存太高, 50 萬左右為一筆。
而且,我特別喜歡選擇 「每月領息」 的方案。
雖然跟到期一次領回報差不多,但我很享受每個月帳戶多一點點錢進來的感覺。
還有,這個方法可以避開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!
🌱 每月領息的小確幸
對我來說,每月領息是一種「正向回饋」:
💡 它提醒我,自己的努力真的有回報。
💡 存錢不是白白犧牲,而是正在慢慢積累。
💡 每一筆利息,都是安全感的具象化。
那份安心,讓我更有動力繼續把錢存下去。
✅ 小結
對保守型投資人來說,目前的三年期定存+每月領息,是一個剛剛好的選擇。
它不會讓我暴富,但會讓我安心。
我相信理財沒有「最好」,只有「最適合」。
而對現在的我來說,看見存款慢慢增加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留言
張貼留言